十年回望,期许更好的明天 更新时间:2015-07-03

十年回望,期许更好的明天

朱向红

在忙碌与充实之中时间过得飞快,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刻,即将过去的2014年正是公司成立以来的第10个年头,我们伴随着城归公司的成长,已然十年,从举步维艰的创业之初,一路坚持了过来。在我心中,城归依旧是当年的城归,没有盲目扩张,没有豪迈的举措,没有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,我们在认真做着我们该做的事情。这些年我们付出艰辛的许多项目由蓝图变成了现实,有的是原创,有的是合作设计,从项目的目标确立、商务谈判、方案设计以及实施过程等各种磨难中突围而出,当时的情景清晰地在我脑海里呈现,距离之近犹如可以触摸的情感,每每让人心动不已。我们为城市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,也见证着我们员工的成长进步。
  回想这走过的十年,可谓苦乐相伴,成败如影随形,那么我们该有怎样的感悟,又留下怎样不变的情怀呢?当年转制公司取名“城归”的意义,诠释了公司的发展定位和价值取向:关注城市建设,回归人本精神的设计本质。十年来,我们秉持着这个思路,根据市场需求,量力而行,建筑专业领域拓展至古建筑修复,升级了景观专业的设计力量,并没有广涉其他的相关领域,为的是更专业、更深入和持久,我们珍视每一次机会,视项目为作品与精品,力求少有遗憾,在经济回报与项目品质不能兼顾的时候选择后者,共同维护公司长远的品牌,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。
  通过对城归公司十年发展轨迹的梳理,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。

一、完善的内部管理促成公司的稳定发展。

企业要获得有序发展必须有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管理体系,如项目管理、分配管理等,这十年内,公司的管理制度经历了很多次的修正完善,目前为止仍在调整之中,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,首先是确保制度的基本合理,并且需要有可操作性,特别需要考虑设计行业的特点,工作时间的安排有较大弹性,项目的不确定性及忙闲不均等都与市场息息相关,另外方案的设计尤其需要自由宽松的氛围,因此,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管理制度,执行的办法和把控的松紧程度是需要多加考量的。总体来说,我们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执行情况是较好的,既符合现代企业严谨自律的职场要求,又保护了设计师的个性与能动性的发挥,城归这些年取得的业绩有目共睹,离不开有效的管理与制度的保障。

二、适应市场需求,把握公司发展的契机和方向。

企业的发展需要顺应市场的需求,符合政府的导向,这一点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。记得刚转制的时候,由于技术力量薄弱,项目少且以小高层居多,尤其当时政府的安置房会以多层及小高层为主,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,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要求,和居民对高层的认可,必须掌握百米高层的专业水平才能取得高层住宅小区的市场份额。培养人才、引进人才、向大院学习,尽快掌握各方面技术规程,并快速普及,我们相继完成了一大批高层住宅小区项目。大约在07年,我们通过香港恒隆广场综合体超高层项目的锻炼和学习,获取了综合体领域的设计资格,06年世界建筑杂志刊登了库哈斯“建筑的大”这篇文章的介绍,当时,中国经济快速膨胀,预计不久后的无锡也将迎来综合体项目的建设高潮,因此力争通过服务恒隆广场项目为突破口,一来取得业绩,二为学习掌握这方面的知识,果然之后无锡政府引进了大量综合体项目,由品牌开发商进行开发,我们有业绩,有技术,有本地优势,设计费相对外地知名的大院较为便宜,从而获得了一批综合体超高层项目的实践机会,不仅在施工图方面,而且在原创方案方面等都进行了较好的尝试,打破了以往这一领域被外地大院占领的惯例,使我们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增加了一份重要的筹码。

三、技术进步是公司健康发展的保障。

设计企业为业主提供设计产品和产品实施服务,技术和审美是我们设计企业的核心,没有技术这个坚实的基础,就无法开拓市场,即使有了项目也无法顺利完成。项目的初期方案比选过程也是在使用功能与审美层次上与业主沟通,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则需要各专业技术的配合,回想我们做过的项目,从迎合市场最终到引导业主,都是需要技术进步作为后盾和支持的。今年上半年,我们参与了苏州圆融公司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施工图竞选,一起参加的还有苏州市院和上海天华设计院,竞选包括商务标和技术标,在技术标的环节,需要对方案公司提供的方案阐述合理化建议及修改完善的办法,并提交各专业下一步的设计思路和初步框架,我们组成的设计团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,认真解读项目的可行性,分析了类似案例的经验,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,在整个述标过程中获得了业主的认可,并在技术标中取得领先。大型商业项目设计是对各专业水准和工种间的配合水平最好的考验,这方面的优势也是支撑公司获得设计市场份额的底气和信心。这种例子还有很多,就不再一一赘述了。

四、提升服务水平应成为公司的经营理念。
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,服务是永远不会过时和多余的。设计是服务于社会的,具体而言,是对项目负责,让业主满意,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,体现设计的价值,出现共赢的局面。我们通常遇到的项目,在技术层面上多以应用技术及参照经验为主,不涉及特别深奥或高端的技术领域,那么,更多是需要通过细致的服务、严谨的态度来打动业主的心,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,相互之间取得信任,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下面几点值得我们继续保持:(1)、服务是全过程的。服务不仅是设计阶段,还包括设计前期的咨询服务、设计后期的施工服务、项目的竣工验收服务等等。(2)、服务是多范围的。除了专业的技术服务外,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面提供支持,特别当业主是外地企业,更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提供帮助,包括如何使项目符合本地区的需求,了解相关的地方特色、人文历史等等。(3)、要让服务成为一种理念、一种工作习惯,诚心实意地、细致妥当地服务好业主,服务于社会。
  回顾十年来城归发展的历程引起了我这些感触和思考,不很成熟。那么,站在城归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,展望公司未来的前景,或者说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,应该注意些什么,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  首先,我们仍将持之以恒地做好分内之事,坚持城归公司的定位不变,专注于坚持品性的设计理念,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我们要坚守这一份不变的信念,满怀希望和激情地投入到城市设计这一行业中,勇于担当责任,在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,抵制潮流的冲击,摈弃浮躁的心态,求真务实,努力达到一流的设计质量和服务水准,实现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。
  其次,在内部管理方面,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需结合公司的现状,满足设计企业的特点,应该尽快完善好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,这关系到我们企业能否健康发展,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。为此,我们要进一步做实做妥公司的内部管理工作,同时倡导简单诚挚的人际关系和快乐创新的企业文化,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,使我们团队的每一位员工,尤其是非股东成员都能感受到城归集体的归属感,使自立、自信、自尊成为我们员工的工作常态。
  前段时间读了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•皮凯蒂(Thomus Piketty)轰动当今经济学界的巨作《21世纪资本论》介绍,其本质内容是作者发现了一个经济社会的核心规律,即资本收益将远大于经济增长率。资本再投资是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体中一个基本单元最终必将经历的,个人和企业都离不开这方面的实践。十年来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,我们将有计划地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投资理财,控制风险,做好资金的储备,用于公司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员工利益的基本保障。
  最后,关于公司未来的市场和形势,我认为目前的背景情况是,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,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产能过剩是大的格局,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,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供大于求,房地产行业更是趋于市场的饱和期,泡沫已经非常明显,原来政府投资的公建和安置房项目的数量已大为减少,无锡周边及新城开发区的建设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在放缓,我们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。中国三十年的建设总体看是粗放型的、跨越式的,现在回过头看一下,我们十几年、二十几年前建成的项目,尤其是老城区的建筑,无论在审美层面还是使用功能等方面都已过时,甚至于成为衰败的状态。而随着经济的增长、国际化视野的打开,人们愈加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环境。在西方发达国家,早已普及的审美教育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成熟的理性美沉淀在国民的基本素养中了。走出去看看,大到城市的建筑风貌、小到姑娘的服饰搭配,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差距。未来的设计市场就在于人们普遍审美水准的提高、生活方式的改变,与目前存在的即将淘汰和过时的城市景观这一矛盾中,特别是老城区的改造是非常现实的问题。今年去一趟伦敦,看到不少老城改造项目在进行,我想快速发展后的中国城市,更需要精细化的改造和修补。不久的将来,更专业、更节制、更理性的设计将会成为主流,那么我们作为设计师、作为这一行业的参与者,该有怎样充分的准备?也许不必我说,每个人都会思考,在喧嚣之后的理性回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将个性与才能的发挥与城归公司的发展轨迹相契合。
  回望十年,我们收获了很多,更欣慰的是收获了信任与理解。现在,我们又到了一个崭新的起点和高度,有信心一如既往、风雨同舟,我们将共同开启下一段旅程,期许更好的明天。

 

2014.12.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