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《城归阅读》的一些想法 更新时间:2015-07-10

有关《城归阅读》的一些想法

徐旭光

 

  作为公司交流内部信息,及拓展阅读知识面的平台,《城归阅读》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,使大家能够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,并让其为众人所分享。因其综合,故不局限于专业技术。因其撰稿者多专于工程技术服务,故其内容不脱于专业技术。我以为,既为思想、技术交流的平台,则其根本在于思想的开放和自由,故需脱于行政。此脱于行政即《城归阅读》的组稿方式、约稿范围、活动组织不考虑公司各部门和人员行政职能的壁垒,甚至不考虑公司与公司间的壁垒。类似于BBC之于英国政府。
  因其业余性质,故参与编辑、撰稿人员并非以此为职业,而稿费亦不可能成为写作目的,自然也不应成为重要的激励手段。那么,何种事物才能凝聚一众人员热情投入?惟其办刊思想与工作过程的开放、自由、平等、互信。成果发表与分享带来的满足也足以成为创作动力。
  栏目的设置,至少应该可以有三大类,即:文学与思想学术、生活、专业技术。大类中可分为更小的专栏,如专业技术类可设置建筑方案、建筑技术、景观方案、景观技术、结构、机电(或更细分为电气、给排水、暖通)专栏,生活类可设置摄影、户外生活、专项运动等专栏,文学与思想学术类可设置文学、经济、社会等专栏。
  人员构成至少会包括主编和专栏编辑等。人员的选择是需要仔细斟酌考虑的,最重要的条件可能会是对于开创一种开放、自由、平等、互信工作方式的热情。能够追寻客观规律或艺术根源而不盲从规范,也应是优先选择的条件之一。当然会需要考虑更现实的一些因素,但这种考虑,不应背离办刊的根本思想。
  具体到事务性的工作,应该会需要考虑确定一些比较固定的流程和程序。比如组稿、约稿,稿件提纲确认与讨论,稿件审核与编辑。对于具体的某一期,可能会需要几个明确的会商时间节点。比较顺利的情况下,组稿和约稿会成为日常的工作,而并不一定与具体某一期直接联系。
  以《城归阅读》为出发点,应该会有不少角度可以组织活动。由此丰富稿源,只是其副产品。其主要收获,应该是参与者体会到的开放、自由和互信。生活类栏目应该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题材,对于设计公司来说专业技术类讨论或争辩也会比较容易发起。想起来,文学或思想学术或许会有点曲高和寡,但事实可能也并非如此,很多情况下“闷葫芦”的问题仅仅在于还没有打开塞子。
  类似活动的开展,并不一定会需要很多的资金。事实上对于公司支持的一个业余期刊,资金不会成为问题,当然也不会是解决问题的手段。公司范围、各部门内部的活动与创作都可以在期刊上进行交流,这会是相互的促进,而非单方面的要求。为此,可能需要事先做一部分相当细致的交流沟通工作。
  在我看来,开放、自由、热情、互信会是《城归阅读》持续成长的动力。